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写这出戏的也不太正常

目录

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那写这出戏的人呢?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云游》里说「写作是可控的精神错乱」:

任何尝试过写长篇小说的人都知道,写作是艰苦的重任,毫无疑问,也是让一个人永不得闲的最糟糕的方法之一。你必须时时刻刻待在自己的内心,自拘于孤绝境地。写作是可控的精神错乱,偏执狂的强迫工作,我们通常认为作家会有的羽毛笔、忙碌和威尼斯面具一概全无,相反,作家系着屠夫的围裙,穿着橡胶筒靴,手持剥除内脏的屠刀。从作家所在的地下室里看出去,你连路人的脚都看不清楚,只能听到人家鞋跟着地的踢踏声。偶尔会有人停下脚步,弯下腰,往地下室的窗里瞧,那么,你多少能瞥见一张人脸,说不定还能聊上几句。但说到底,心神已完全被自己的戏占据,亲自摆布舞台,再匆忙上阵,独自演出,临时拼凑的珍奇柜里塞满了奇奇怪怪的人:作者和角色、叙述者和读者、描述者和被描述者;那些脚、鞋、鞋跟和脸孔迟早都会化为那场戏里的道具。

一边清醒,一边沉沦,既要明白故事是假的,又要相信故事是真的,还要忍受无人分担的孤独,可见写故事的人是装疯卖傻,既疯又傻。

但有的人就好这一口,比如我。

想在这个假正经的世界里活下去,需要一点致幻剂,写故事就是我用来麻痹自己的方式。我一没文化,二没志向,写的都是些情情爱爱的庸俗故事,但作家该发的疯我一点没少。

2021 年和 2022 年,我有钱有闲,不用上班,在家全职嗑 CP。这两年成了我高强度发疯最有创作激情的时期,疯言疯语,不可尽数。

在这里摘录一些能看的,大部分来自微博,小部分来自毛象,还有一部分来自私人笔记。

来世不做同人女

2021.01.04 23:38

我搞同人都是无大纲裸奔,所以最好能一口气写完,一旦决定多写点,那就完咯,整个状态特别像求雨,抱着盆坐在地上看天,雨来了!端起盆火速冲上去。雨停了!抱着盆又坐回到地上看天。如此反复,这个雨可能下一分钟,停一个小时。

2021.01.16 20:38

我的拖延症真的没救了,被自己的脑洞激动得上蹿下跳,感觉写出来就是旷世巨作(不是),但写了一千来字就躺下了,觉得好累,不想动,疲软的身体跟不上兴奋的大脑,要命了,这就是……阳痿的感觉吗?

2021.01.17 21:54

不知道为什么写完第一章觉得好寂寞……好像悬在半空,没着没落的,但是又不想从这种寂寞里脱身,否则就找不到写下去的感觉了,想到明天上班都很恍惚,仿佛那是另一个世界,而我现在还不想去。

2021.01.20 02:37

写同人这件事就跟吸毒似的,搞的时候陶醉,梦幻,很飘飘然,但搞完之后立刻反噬,极耗精神,仿佛被掏空一样虚脱,痛并快乐着。

2021.04.21 15:07

同人真的要趁最最上头的时候搞,激情才是第一生产力,一不小心就搞出好东西了,步入养老期就只能坐地上等老天爷显灵,本老年人哀叹道。

2021.06.10 18:00

单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写同人和原创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和自我表达,原创虽然更自由,但趣味是不一样的,同人既有限又无限,我喜欢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即使是写同人,我也希望可以有属于我本人的表达,如果写出来还能被其他人喜欢,那就是额外的 bonus 了。而且,「写」这个念头一旦出现,除非写出来,否则它会在那里一直缠着你,永远不会停止。

2021.07.06 21:56

我看开了,求文求到最后永远会变成自割腿肉。渡人不如渡自己,靠别人,你只会饿死,靠自己,你就是菩萨。

2021.07.08 13:00

为了避免无意义的吵架,我觉得做同人女应该建立一种去主人翁精神,牢记 I’m nothing,并熟练运用「我算老几」句式,看见任何不爽的人和事,先扪心自问「我算老几」,只要人人都管好你自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21.07.28 12:19

写文经常会有一种担忧,怕自己讲得不够清楚,没办法说服别人,也没办法说服自己,忍不住把信息塞得满满的。但是现在觉得,不要害怕空白,让角色去做就好了,别说太多,讲故事不是写说明书,没必要条分缕析,也不要让这些信息成为明线,它们应该潜藏在地下。不过说得容易,做起来有点难,还在摸索。

2021.09.22 07:50

一个 CP 的文写多了总有种鬼打墙的感觉,很多文字和要素都似曾相识,让我觉得自己的笔力很贫瘠,有点丧气,但是如果把这些文当作属于我的 CP 宇宙的话,会好受一点点,就看作是一颗颗互相辉映的星星吧。

2021.09.25 16:39

想要进入心流状态好难,总有什么会打断你,让整个心浸没进去的那个瞬间极其偶尔的时候才会来,大部分时间根本不会来,十个小时里可能有八个小时都是看着文档发呆,写一些无意义的文字再删掉,剩下两个小时写出来的,定睛一看,能用的只有 500 字。

2021.09.27 18:30

我的写作状态相当令人迷惑,写得慢甚至写不出来是常态,有时候是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发展比较合适,有时候是清楚地知道接下去会怎样但还是这个德行,差别在于,后者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感情浓度太高,我有点负荷不来,必须要慢慢地写,细细地改,不然可能会暴毙。

2021.10.02 17:37

一女子蹲坐在地板上一言不发双目无神时而挠头时而抱腿只因陷入瓶颈,后续究竟是咬牙硬写还是破罐破摔且待继续观察。

2022.01.05 01:38

写文这件事还是处于幻想阶段时最爽,开头难开,中间难续,结尾难结,总之,一旦开始下笔,从头到尾都很痛苦。这感受我已经体验过很多次了,熟悉每一个阶段可能经历的痛苦,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轮回里乐此不疲,天呐,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受虐狂。

2022.01.07 18:21

继续痛苦中。越是临近结束,越觉得困难,我以为自己掌控了人物的命运,实际上前路依然混沌不明,写下的每一句都是在试探着向前走。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走向我希望的终点,也不知道那个终点是不是本身就是错的,我只能像这样一直艰难地走下去,直到终点来迎我。

2022.01.08 10:00

去年今天写完了第一篇同人,今天也在为同人伤脑伤心伤肝,可谓是一种循环,写得我头晕,写得我心麻,写得我想吐,世间情爱已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无情的打字机,阿门。

2022.01.16 16:36

写不出,写不出,什么都写不出,烦躁,焦虑,痛苦,好想躲进地底和鼹鼠窝在一起睡觉,一睁眼就是春天。

2022.03.30 21:54

太久没体会这种痛苦了,就像是在水底憋气,偶尔能憋三分钟,偶尔连一分钟也坚持不下去,不得不猛地钻出水面,大口大口喘气,然后再埋头潜进水里继续憋,好难受,好窒息,好焦灼。

2022.06.26 01:52

又进入了这种阶段:看自己写的东西毫无感觉,横挑鼻子竖挑眼,总觉得无论是行文结构、表达还是措辞都是在重复再重复,颇有左手握右手的麻木。之前的文也不忍再看,脱离了落笔时的情绪、感情和氛围,曾经有多投入,现在就有多尴尬(体验派最大的缺点)。而且创作的韧劲似乎跟着丧失了,空有想写的冲动,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脑子锈得吱吱作响,根本无法支撑我完成长时间的、有质量的语言组构,一写就会陷入前面说的「左手握右手的麻木」。我知道一味输出但缺少输入会导致这种情况,我也知道自己在我 CP 这里的表达其实已经到头了,需要到新的地方去获得新的滋养,可是我还不舍得停下来,我依然对他们恋恋不舍。这才是最要命的一点,我在心甘情愿地刻舟求剑。

2022.07.15 15:11

写车又名:同/近义词大比拼、降重大挑战、说涨姿势谁姿势多、说 play 谁会 play、不做前戏杀手、是男人就坚持 1 w 字。

2022.07.24 19:41

每次写完一个故事就跟失恋似的,伤筋动骨至少好几天,疲惫,虚脱,睡了一下午还是累,内耗也太严重了。

我又觉得我行了

2021.05.17 18:37

候考间隙看完了《小说的骨架》,看得摩拳擦掌的,恨不得立刻冲回家开始闯作。这本书蛮好的,不是好在提供了多么厉害的写作方法,而是打破了我对大纲的僵化认知。

作者用了地图的比喻,但我还是想用一个比较畜味的形容,把一部小说看作是一个项目的话,大纲就是方案,同样需要头脑风暴和整理优化,但它的产生和运用都是自由的,不需要拘束在条条框框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它只是为我们规划出了项目的蓝图和所有可能性,而突发的想象力和灵感就是具体落地时出现的变数,但是我们用大纲构筑了稳固的地基,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应对。

借用一下书里引用的一位作家的话:我发现,写提纲的人会在准备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不写提纲的人则会在修改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两种做法,殊途同归。没有方案或者方案还不成熟就直接开动的项目,一定会在后期出现各种幺蛾子,写作也一样,这个苦不早点吃就得晚点吃。

2021.07.14 00:27

作为一个自卑成性的人,大概我只在这方面自恋了,那就是虽然我会嫌弃自己写的东西,但不代表我觉得自己不行,没有人可以对我指手划脚,我写的就是最好的。

2021.07.23 17:46

写废话也有一点好处,把大脑里那些飘来荡去、不成形的浮絮捕捉起来,然后团成团,可以有效帮助疏通思路,想不通的地方多想想,多写写就通了。

2021.07.25 17:33

感觉我的文的精彩程度可以根据我写文时单曲循环的次数来判断,循环得越多写得越好看,手里这篇文写到一半,已经把一首四分钟的曲子听了 306 遍了,应该是历史之最。虽然还没写完但就是这么自恋(甩头发

2021.08.24 12:06

写文有时候需要一种盲目自信,毕竟所有的梗都已经被人写过了,而且写得好的多的是,总不能就不写了吧,要坚信自己的故事只有自己能写,不然会分分钟怀疑自我。

2021.09.03 19:26

写故事这个过程本身,真实地给我带来了很多心灵上的抚慰,我再一次认识到。能够让脑海里虚幻的画面落实成文字当然很满足,但在创作之外,还吸收了很多其他未曾预料的东西,它们给了故事养分,同时也滋养了我。这就像是去果园摘苹果,你抱着果篮离开,别人只看到里面装满了苹果,可是他们不知道,在那里你还尝到了桃子和梨。(一个乱七八糟的比喻)

2021.12.31 16:28

2021 年最后一天,在嘈杂中艰难地试图专心闯作,告诉自己生活就是这样,混乱,复杂,闹心,不可能事事顺我意,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会做一个穿着大人外衣的孩子。大世界我已无力改变,可是还有一颗小小的星球在我的手心里,随我转动,我只要抓住它就好了。

2022.01.09 11:26

说到信念感,写故事也要有信念感,要相信自己的人物,相信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事,否则会始终游离在故事外,连自己也无法说服。至于信念感何来,和人物有关,在设定人物之初最好就能使他变成立体的人,而不是扁平化的纸人。也许是我功力还不够,这对我来说很难,人物大部分时候是在落笔时才逐渐成型的,不过在他们终于接近完整的时候,这会让我有种柳暗花明的快乐。

2022.03.11 18:53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进步,写作似乎从无意识地任由情感的河流托着我漂游,变成了会有意识地在河流上撑起小舟,手里有了一把桨,我知道河流的方向,但也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

2022.03.13 11:29

拖地相当于我每天的冥想时间,总是一边拖地一边发散地想正在写的故事,会有这种瞬间,想到写过的或者设想的某个情节、某句话,眼泪嗡一下就涌上来了,也会有这种瞬间,想到整个故事的结构和构思,非常膨胀地感动起来,心想我可真是天才。

2022.03.13 19:04

写到凌晨四点才睡,下午还是没挺住睡了一觉,现在醒了,兴奋的大脑终于冷静,精神有点虚脱。说真的,这篇只写到三分之一我就不行了,等写完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可以说,四部曲真是拿手指和键盘蘸着心头血一点点写出来的,赋予了目前的我的智识和审美能提供的所有,或许以后我还能写出更好的,但这样的文字不会再有,也不会再写了。我说我可真是天才,一半是因为大脑太兴奋,一半是认真的,对我,对他们,我都毫无愧心。

2022.04.13 12:27

合理怀疑,我已掌握日语恋歌的精髓并已实现融会贯通,他们是以歌咏志,我是以文传情。

2022.05.31 20:30

写作好让人上瘾,每次写完都会沉浸在文字所形成的雾团中无法自拔,为了不让这种飘飘然的快感消散,即使身体很累,也还是想继续写下去,不停地写下去,一直写到大脑变成石头。

人贵有自知之明

2021.02.06 01:21

情绪稳定时写出来的东西真的看不下去,没有灵魂,我们搞闯作必须得自己先疯起来。

2021.02.19 15:11

思考了一下,我可能是这种类型:搞到真 CP 就会化身产出型 CP 人,看到大家的产出,会觉得热热闹闹的挺好,但只是偶尔吃两口,更喜欢自己闷头搞。一种比较社恐的搞法。

2021.03.21 22:28

睡前再瞎扯一下自己写文的一点点心得。有时候,有剧情大纲但还是写不下去的原因在于,人物的内在逻辑并没有打通,如果连自己都没想明白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必然推不动,强行写完也会觉得违和。而我目前的问题是,还无法在前期就把逻辑线捋顺,只能边写边想边圆,属于激情写作派,暂时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全部写完再发。

2021.04.05 00:42

一直觉得自己智力不足,多说点话就容易暴露我这尚未社会化宛如八岁的智商,所以我很少表述逻辑,总是描述感觉,感觉不可捉摸,但是试图去捕捉它让我觉得轻松,这就像有的人喜欢研究蝴蝶标本,而我只喜欢享受追蝴蝶时的快乐。

2021.05.03 00:40

为什么刚写完文会自恋到膨胀,回看反而别扭呢?我觉得这种感受类似于「我会在夜深人静时想起一些尴尬的回忆然后咬住被角无声尖叫」。因为太熟悉自己是什么德性,哪些地方偷懒了,哪些地方暴露了短板,哪些地方写得太过头,在重温时都会清晰地浮现出来,而写的时候,兴奋的大脑会蒙蔽我的双眼。就像自己觉得尴尬的事也许别人压根没记在心上,这些问题别人可能也看不出来,但对我来说,每次回看都可以找到新的尴尬。不过没关系,尬着尬着就习惯了,大不了不看,写的过程中爽到就 OK。

也有点像这种感受:被人当众抑扬顿挫满怀感情地大声朗读你的每一条微博,包括标点符号。写作是一种暴露,我就像一个人性未泯的露阴癖,偶尔也会感到羞耻。

2021.06.01 22:40

我是一个现实中话少又无聊,精神世界却非常活蹦乱跳的人,导致语言紧缩,文字通胀,肉身和精神是两个「我」。在文字里,「我」比那个「我」更自由,更坦诚,想要被看见,但是不需要太多目光,能被人看到一点点的「我」,听见一点点「我」说的话就很好了,所以尽管互联网变得乌烟瘴气,我还是蛮喜欢的,那种在精神上被人接住的感觉让我不再那么孤独,不然我只是一个游荡的野鬼。

2021.06.05 22:33

每个故事就是一个小小的魂器,储存着从写故事的人身上即时掉落的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片,像面包渣一样随机,所以没办法对它们做什么,甚至过段时间写故事的人也忘了,但它们会被故事保留着,而我比较喜欢那个吃面包的过程。

我和我写的每个故事也是一期一会,有时候写成什么样是注定的,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2021.06.28 18:53

不写文的时候想一些有的没的,目前自己习惯的写法,打个比方的话,像一条质地接近流水的白色绸缎,用手从头到尾摸下去,没有一点缝隙,很软,很滑,有时候还有可能感受不到重量,至于说自己喜不喜欢这样,其实我也不知道,只能说,已经变成一种惯性了。

我只能写出一些很轻很柔的东西,再粗暴其实底色也是有点悲伤的,这可能就是命吧(。

而且我喜欢写的点几乎总是私人化的,传统的,别人喜欢的梗我通常都不喜欢,所以也只能搞单机。

2021.07.03 22:49

我对自己写的文的认知是这样的:远远够不上国宴珍馐,也不是什么秘传私房菜,甚至连一道家常菜都算不上,可能是那种,街边咖啡店里的一块小蛋糕,一只和果子,一杯黑咖啡,体量小,吃起来没什么负担,口味不出挑,但很稳定,至少不会毒死人。

2021.07.11 12:49

我的两大闯作必需情绪制造机:柴田淳和中田裕二。情,欲,悲,怅,统统唱到了极致,没有人的声音比他们更能和我通感。

2021.07.13 17:04

都说初稿只管撒开了写就行,修改是写完之后的事,但我不行,金处女的我必须一边写一边调整,只有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自己审美的掌控内才安心,不然就会觉得失控。虽然这样速度非常慢,但想想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每个人习惯不同,唯一的坏处可能是,写的时候反刍太多导致写完以后自己吃不下,必须风干三个月以上才能勉强入口。

2021.07.17 01:16

发现了,我最喜欢写的人物类型:不做正常人,就要做梦,就要为爱情发疯。我这种人既不属于外向型疯批女,也不属于内向型疯批女,属于自闭型疯批女,喜欢写谈恋爱但自己不谈恋爱,一个人在心里默默发疯。

2021.07.17 17:25

非常迷恋窒息的感觉……那种无限趋近死亡却又无法触及,让人晕眩的战栗……我非常迷恋……濒死时呼吸到的空气是最甘美的,但也会诱惑人走向死亡……可是我很喜欢……

这种迷恋其实遍布在我写的文里……尤其是黄文……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喜欢虐恋可能也是因为这个……

2021.08.10 13:15

我已经放弃谈论和思考天赋之类的东西了,因为知道大部分人不在此列,当然包括自己。长久以来我意识到一个事实,无论是什么内容,我都只能动用直觉写作,通过长时间地投入和损耗自己来创造新的东西,不这样就无法动笔,要么写出来的都是垃圾。这必然不属于有天赋,而是一种近似自残的苦行,我理解中的天赋没有这么沉重。我是个笨拙的人,习惯一板一眼,老老实实地做事,那样的轻巧我是没有的。如果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大把时间,我写不出任何东西。 而且我能写的永远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一直在重复重复重复,是一个绕不出去的私人小岛。我也有些厌倦了谈论文笔这种东西,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混合了拙劣的模仿和造作的产物,而我一直在被它束缚。

2021.08.22 01:27

现在写东西仍然处于模仿的阶段,我所写的都是假借他人经验,掺杂着一点自己稀薄得可怜的经历,再无限制地动用想象,往中心看的话,那里其实还是空的,真正属于「我」的核心还没有形成,但现在写的并非没有意义,这也是一种练习。前两天看某条微博转发,有人提到写同人用了「沦落」两个字,大意是真有本事就去写原创了,对这种观点懒得置评,我只是觉得,不管写什么,只要是认真地写,那就是有意义的。

2021.09.23 18:23

在创作上面,我没有什么很高的追求,也不奢望靠写文吃饭,只想写很多很多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感情,在幽微的缝隙中种一朵花,这就是我想写的全部的东西。当然,美的定义在我这里很宽泛,即使是肮脏的,不堪的,可能也会很美。

2022.03.04 23:00

逐渐地又加深了这个认知,我偏爱的那种「爱」的确脱离了现实,充斥着唯心主义,因为写着写着会发现,我笔下的爱其实都可以归纳为一种玄学,我就是个跳大神的。

2022.03.11 19:30

其实不怎么读诗,但潜意识里总是用诗的结构和语言在写故事,又很喜欢对称和互文,对结构美有种偏执,回环往复,连成一个圆。

2022.04.18 13:43

有的人看似胸有千壑,下笔如有神,其实也会偷偷搜索「XX 近义词」。

2022.05.30 11:47

也许我的潜意识比我的大脑更懂什么是好的,脑子里存放的梗很多,可是能让我愿意动笔的不多,一旦有了认真想写的念头,并且真的去写了,得到的成果多半不差。还有一个感受,好的人物关系会让故事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只需要站在那里,故事就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2022.06.07 13:37

我还是更喜欢写比较「端着」的文字,不是说不会写轻松一点的,真要写的话我可以写很多,但写完以后总有种没着没落的感觉,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又像是一脚踏空,没什么实感,这么多年了,依然是个抖 M,不痛不成活。

2022.06.11 19:42

发现我控制不住地想写文还是因为生活太空虚,而我的心理效能又不足以支撑我进行其他高质量的娱乐和学习行为,所以只好写,写不出也要写,写到吐也要写,这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死宅的一生。

2022.07.21 20:46

看自己多年前写的东西,最突出的感觉是用词上的不自然,一看就是想用漂亮的词写出漂亮的话,但是很用力,而且空洞,露怯,像一个穿着不合身衣服的小孩,现在回顾近期写的东西偶尔还是会有这种感觉,不够满意,觉得厌倦,不过和以前相比好很多了,衣服正在慢慢变得合身,希望我能有可以为自己自由剪裁衣服的那一天。

2022.07.26 11:09

我写文:

思考人物情感和情节走向 ❎

进行一些历史文化的深入考据和学习 ✅​

2022.07.17 01:30

我觉得我喜欢写的人物类型又可以更新一条:1V1 纯爱战士。死嗑一个人,只为一个人发疯,哪怕 TA 变态扭曲又黄暴,在爱情领域仍然是一个纯情又忠贞的烈士。

2022.07.30 10:12

初习写作,我还认识到我喜欢写得尽可能简单朴素。这当然也挺冒险的,因为虽说你是刻意写得朴素,可难免也会冒乏味和幼稚之讥。不过我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要想附庸风雅、假充聪明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你只需故作高深,让人弄不懂你就成。如果有本书我看不懂,也许就意味着作者比我更聪明——这是我们作为读者都未能免俗的一种普遍的受虐欲心理。我则宁肯抵挡住这种诱惑,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写作,因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看到阿兰·德波顿这段话,又想起了这两天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文风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回想一下自己不同阶段写的文字,变化肯定有,但也有不变的地方,这种不变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大概可以粗浅地理解成文字的底色,就像一个人的品性,无论面貌如何改变,这个内核是稳定不变的。不过我觉得文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字的底色,它是一种更笼统、更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语言风格和行文架构等等,可以后天习得,但是这个习得的结果会受到「底色」的影响。

展开来说就是,文风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模仿只是通往自己、发现自己的手段,而非目的。或者可以把文风类比成穿衣风格,受身材,气质,肤色影响,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怎么穿才最好看,于是只能从模仿开始,在这个过程里一定会出丑,可是当你试了成百上千件衣服以后,你会慢慢认清自己什么衣服最适合自己,你追求的又是什么风格,到那个时候,自我就形成了,你也就不再需要去模仿别人,甚至你会从别人的风格中汲取灵感,为自己所用。

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想写出繁复华丽有深度的文字,可是我发现自己既学不来,这种风格也不适合我。比起抽象,我更擅长具象,比起思辨,我更擅长感受,比起理论,我更擅长叙述,细腻和平实才是我穿起来最合身的衣服,这就是我。

2022.12.11 13:12

搞同人的喜好、方式和心态能反映一个人的爱情观,所以我真的是一个非常标准的东亚异性恋,标准得刻板那种,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这些毛病又出在哪儿,但只是适度清醒,深度执迷不悟(我骂我自己),因为我不是热情的革命家,只是悲观的体验派 🚬

文盲也有发言权

2021.01.15 00:43

浴中思考,想到一个词,「溯源」,可以用来形容我看书时的心态。我顺着文字汇成的河流向上洄游,不为别的,只是想为心里翻涌的浪花找到源头,它们不是无源之水,总有来处,或许流经了这里,又或者是从那里来,当触碰到这些痕迹的时候,我就有了感应,听它们在胸腔里发出回声。

2021.03.08 11:41

虽说文字本身就是矫饰,但文字的「魂」是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魂」,无论披着什么样的外衣,还是可以从掀起的一角窥视到它,意识到这点之后,嫉妒就淡化了,因为「魂」是自人生中凝结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我们也许可以分享彼此的衣饰,但那最核心的东西只能私有,哪怕微不足道,也是珍贵的。

而文字也是一种毫不留情的暴露,不管你写的是什么,本质都和裸奔无异。(嗯我又在胡说八道了)

2021.07.27 01:39

在各种艺术形式里文字是最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但是有一些微妙的呼应只能通过文字来完成。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尤其是在我搜寻资料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某些词句,心里那些无法言说的,很破碎的东西就会立刻有了声音和形状,在当下完成一种共振,并且还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就像水波一样向四周荡开。轻盈,豁然,震颤,我很享受这样的瞬间。很多文字是在这之后才慢慢涌现的,在遥远的下游和上游呼应,水来自同一条河。

我一直想做的其实就是用文字在方寸间建筑出一件精巧的艺术品,不宏伟,也没什么很深刻的意义,漂亮,赏心悦目就够了。

2021.12.28 03:54

一个自我认知,我的文字倾向于情感主导,逻辑只是副产物,所以很容易变得滥情。虽然偶尔也会写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美丽碎片,但在写故事的时候我会尽力克制着不去写所谓的「金句」,即使要写,也要写成衣襟上的一粒扣子,而不是贴上去的一颗水钻。我喜欢故事与语言交织,融为一体的感觉,就像我之前打过的那个比方,一匹流水般的白色绸缎,或者换句话说,人只有在梦中才会相信梦,就让梦留在梦中。

前段时间写过这么一段。我吐槽别人土,其实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在更早以前,我写东西总是形式大于内容,喜欢追求文字漂亮,其他的就任由文字带着走,写完以后还挺沾沾自喜,现在再看,也觉得好土。

不是有种说法叫「无效化妆」,我斗胆生造一个词,「无效写作」,道理也差不多:化得是挺用心的,但是看起来特俗艳,一百个人里九十九个都这么化;写得是挺漂亮的,但是读起来特无聊,一百个人里九十九个都这么写。人不是单涂上一双红唇就会更漂亮,故事也不是单把文字打磨得发亮就会更好看,只盯着眼前一寸毫无意义。故事的结构或许可以等同于骨相,想要得到一张完美的画皮,不能只看皮相,还要看骨相。不过说实话,道理谁都会讲,实践起来挺难的,我也还在探索。

2022.02.24 02:44

文字其实自有一种独立的意志,人反而是被寄生的客体。如果把人的一生视为尺度,不同时期听到的文字的声音也是不同的,但不能说哪些声音更有价值,更值得书写,因为我说了,它自有一种独立的意志。写下来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只有这样它才会停止喧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中得救,发出终属于自己的声音。

2022.04.17 13:54

浅谈一下拉郎这回事。

为什么我每次拉郎的时候都很快乐,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拉郎在自由度和趣味性之间有一种绝妙的平衡。原创有着任何二次创作都比不上的自由度,你需要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世界,你就是造物主,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非常美妙,不过相应地也会很辛苦,所以趣味性略减。而 RPS 同人的自由度和趣味性都是最低的,根据我的体会,这更像是一种舍身饲鹰的献祭行为。但是拉郎呢,自由度和趣味性匹配得刚刚好,我觉得有点像是一个搭积木或者是解谜题的过程,材料和线索都有了,但没有正确答案,就看你怎么发挥想象去构建和解释,可以类比成文字版的数学题(我恨数学),很好玩,很有意思。

2022.05.07 20:38

读书和写作都是一种「捕捉」行为,像是伸进内心的捕梦网,要将那些难以捉摸,四散分离的思绪捉到网中,让无名的拥有名字,让无声的拥有声音,然后那颗因惶然而骚动的心就能睡个好觉了。

2022.05.27 15:53

越来越意识到,创作的话题是有限的,人们不过是用不同的口音翻来覆去地讲相似的话语,话早就说尽了,但我们还是要不断地说,不断地写,因为正是这些重复的语言所形成的回声给人带来了永恒的慰藉。

2022.06.06 13:56

当 18 禁搞起纯爱,杀伤力会比单纯的 18 禁和单纯的纯爱都要大,可能这和万绿丛中一点红是一个原理吧,万黄丛中一点纯。

2022.06.08 14:44

一边切菜一边思考为什么爱情故事发展到「在一起」之后就会变得不好看。爱情本身即是一种叛逃,是对社会、家庭和自我的反抗,它甚至可以被视为人的第二次生命。当你在死一样的生里沉睡着,爱情发生了,然后你醒来,曾经熟悉的一切忽然面目可憎,于是你借着爱情杀死自己,死却成为了生。在这种意义上,爱情是人所能拥有的最终极的意志,它象征着自由,觉醒,反叛,抗争,并且是真正地为了自己,而非其他宏大但虚无的东西。我喜欢写爱情故事,也是想嘲讽这个坚固得如铁桶一般的世界,即使人的意志无法撼动它一分一毫,但我们还可以鄙夷它、蔑视它,让自己成为唯一的人质,孤勇地去死。所以爱情故事发展到这一步就可以结束了,像一个冒险故事那样,勇士终于屠掉了恶龙,力竭而死,人们永远怀念他。

2022.06.24 03:07

几年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受到了很大震撼,但是对林奕含本人所知并不多,对她的了解仅限于那几个大众比较熟知的标签,今晚由于机缘巧合,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她那段关于小说的访谈,我才发现自己对她的认识有多么流于表面,而「性侵」「抑郁症」也不足以概括她的痛苦。她想要诉说、无法挣脱的是一个更宏大的困境,是每一个对文字和语言抱有寄托的人走到最深处都会面临的终极拷问。她走得太深太远了,文字变成了她的骨和肉,所以注定要遭受比常人更锥心的折磨。或者再泛化地讲,她遭受的痛苦,是所有将一颗赤诚火热的心抛进这个荒诞世界的人都会遭受的痛苦。我看着她,像透过几百层的镜子看自己,用她的话来说,也是一个「缩水又缩水了的赝品」。我不敢说自己懂她,我只是在这失真的镜子里,在我的头上,看到了相似的幻影,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到之前写的那句,对于美的过分执着是一种诅咒和刑罚。

2022.08.04 22:28

突然觉得写作其实也是一个「去我化」的行为,在这个过程里,我时时在场,又时时不在场,我如何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里的人物如何存在,所以这让我能够短暂地从「我」中抽离,变成一个游荡在文字里的幽魂,不必再为「我」烦恼。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知道写作结束后会面临种种副作用,我仍然会一次又一次地沉迷进去。这是一种堪比死亡的甜美的诱惑。

2022.09.16 01:48

当我们使用母语时,你会清楚每一句话的重量,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下,哪些话不能轻易说,哪些话又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在掂量之间你能自然地达到一种平衡,但是当你使用一门外语时,尤其是不熟悉的外语,你不明白语言背后代表的符号和意义,分不清轻重,戏剧性因此发生了,这种失衡有时会带来一种别样的张力。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果一句在母语中很重的话被非母语说者轻轻抛出,对于听者来说,这句话的重量会在瞬间膨胀到无限大。总而言之,信息差也是一种反差,谁能不爱反差?

爱是在水中捞月

2021.01.11 20:57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体会我现在的感觉,就好像,有一朵花,从刚冒新芽开始,你就看见了它,然后你看着它抽枝发芽,最后结出一朵你觉得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花,你无限地赞美它,兴奋到脸红,但是忧愁也随之而来,你想,最漂亮的花我已经见到了,还会再看见这样的一朵花吗?

2021.02.14 13:37

嗑 CP 对我们这种情绪泛滥的水象人来说,相当于在漫天迷雾里找到了一个出口,在见证爱的同时,也被激发了爱,所有不可与人说的种种都可以借此抒发,而且还有一群人陪着疯,我 CP,赛博时代的治愈良药。

2021.03.14 21:35

或许我应该试着写一写不那么美丽的,真实的,丑陋的人,直视我所存在的生活,制造美梦让人沉醉,但也会带来虚幻的泡沫,梦醒的那一刻,就是痛苦的开始。

2021.06.17 21:46

YOLO(You only live once)这个词我觉得也可以解释成 You only love once,虽然人这辈子不会只爱一次,但有的爱的确只会发生一次。命运的相撞和流星一样,只在那一瞬间,而在这瞬间之中,又蕴藏着所有行星的轨迹,好比蝴蝶振翅,我们无法预期的相遇却是冥冥注定。这里主要是指我对我 CP 的爱,这种喜欢的心情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就像一颗化石永远凝结在我心里。

2021.06.27 14:28

每次写我 CP 本人的文,无论是甜还是虐,写的时候心里都游荡着一点很轻很轻的伤感,几乎已经成了底色,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原因,这情绪只是在近距离触及美的时候才会有,因为太喜欢,我必须拥抱着伤感才能写下去。

2021.07.19 00:14

还是不擅长用精巧的结构编织故事,我只能靠着自己的一点真心,一点眼泪和很多很多爱来写,故事就在那里,除了尽可能地让它现形,其余的我什么都做不了,它有自己的意志。

2021.08.14 18:57

相信爱的人往往也相信命运,生为爱和命运的信徒,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诅咒,人不是选择去爱或者不爱,而是「遇见你的那一刻,那命运就掉下来了」,别笑人痴,也别笑人傻,再来千千万万次,站在岔路口的人依然会走向他的命运。

2021.08.14 20:59

对我 CP 的爱怎么会有这么多,想每天每天都写情书给他们,不做其他事,多得我恐惧自己会被蛀空,多得我怀疑爱的其实是幻觉。如果这也是命运的话,我已经做好覆灭的准备了。

2021.08.15 23:25

我本以为自己口味很广,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和内容都能接受,但现在发现其实不是,没有比我口味更狭隘的人了,我真正钟爱的,是污泥中的一粒金沙,是太阳和月亮,是无尽悲伤和永恒的爱。

2021.08.26 16:02

动笔前构思的过程可能是写文最梦幻最美好的时候,在想象中,所有的情节还没有定数,看见的都是支离破碎的幻影,也是镜子的碎片,美,但不沉重,真正像梦一样。

2021.09.06 10:39

实不相瞒,写四部曲的初衷虽然主要是想完成自己的心愿,但也有一个比较虚荣的想法是,希望它能让人印象深刻,让我的一小片灵魂、我对他们的爱和他们的爱一起被人记住。

2021.10.03 23:25

夜一深,突然有点陷入产后抑郁……那种无论拥有多少都不够的感觉又来了。创作是一件非常非常孤独的事,那些在孤独里诞生的东西,最终只有自己才会念念不忘。有时候很想写完就失忆,把它们抛进虚空,从此和我无关。

2021.10.06 14:51

看书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种预感,当你觉得已经找到答案的时候,就不会再执着于那个问题,而我和答案的距离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近,或许离开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了。

2021.10.13 00:27

大半夜的想起来我比较喜欢的一种虐,就是看年下对年上求而不得,偏执地苦求一个永远不会听到的答案,然后看他心碎、潦倒、被蹉跎,因为太年轻,还不懂真正的残忍,但也正因为年轻,才更残忍。

2021.10.30 23:49

执念过重的话,就会凝聚成有形之物,藏匿在音乐和文字的缝隙里,无论什么时候再遇到,都会瞬间从当下坠入那时那刻,而此中情绪无从与人说。

2021.11.08 00:17

只要不在此山中,就不会被困扰,迫切地想早点写完早点跑路早点解脱,我不想要在虚无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了,应该还会有别的什么,能让我去真实地爱一次,也让我确信自己被爱着。

2022.01.06 09:33

在嗑 CP 这件事上,今年刚一开始,不,应该说是从一两个月前开始,就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去年很不一样,像去年那样激动的时刻几乎没有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人不可能永远都在上头,对吧?但我还没办法接受。我太依赖精神世界了,享受整个大脑被刺激到燃烧的感觉,那让我沸腾,让我上瘾,一旦尝过就不会忘。我知道肾上腺素一直飙升的话人会死,我也知道热恋期会结束,花期会结束,一切都有尽头,可是现实这么糟糕,我只想永远永远活在梦里,直到死掉。

2022.01.07 13:24

每天都有一些很细密的瞬间,微小得不值一提,但的确存在,看到他们,或是想到他们,心就像跳跳糖似的密密麻麻地激起一片,那是难以用语言尽述,不足为外人道,只有我自己明白的时刻。

2022.01.29 22:01

在幻想里徜徉了一天,如果极乐世界真的存在,那一定是我的大脑。想进入一个这样的时空,在那里,除了想象可以无限延伸,其他都是静止的,我在彼处能够得到真正的永恒。

2022.02.10 23:51

以前想,要是有什么能让我全心地去爱就好了,现在却在想,要是没有这么爱就好了,它让我像个怪物,在欢乐的时候不合时宜地惆怅,得到的永远没有想要的多。爱不一定是幻觉,但爱得久了一定会坠入幻觉,就像是用竹篮去捞水底的月亮,无法餍足,永无尽头。

2022.02.11 01:13

我知道欢乐过后总是凄清,跳动得再剧烈的心也有平复的时候,所以比起拥有,我更擅长失去,比起快乐,我更擅长悲伤,如同浸泡在死海中,得到一种长久而空无的宁静。像气球那样轻飘飘地活着太难了,我始终是沉重的,把所有的事看作是梦也并不能让我轻松,意识到这一点只会让我在虚无中越坠越沉。

2022.02.27 15:21

昨天久违地出门散心,骑着车,漫无目的,到了一个公园才停下,然后就沿着河岸走。两岸还是光秃秃的,一点春天的影子也看不见,可是因为风的温度和气味,知道它已经来了。于是看着这条河,想起了那条遥远的河,也想起了那两个人,借着眼前错位的风景,我暂时又躲进了自己造的梦里,梦着梦着,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宁静。我知道,那个终点也快要来了。

2022.03.01 17:57

很难讲清楚最近的心情,尤其是今天的,它又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顾影自怜的伤感。在有关他们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我都像有预感一样早早醒来,但感受逐渐变得不同。从最初的激动,到后来的平静,再到现在的伤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当所有人沉浸在幸福中的时候,伤感显得如此奇怪和扫兴,所以为了忽视这种情绪,我不去看,不去听,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它却总是时不时地回到我眼前。目睹的爱意越磅礴越光明我就越畏怯,照映得我像一个孤魂野鬼,那么丑陋。我好贪心,好自私,好卑劣,好空虚。人人都能从中得到爱和滋养,为什么只有我像是在水中捞月。我隐约明白,又似乎不明白,或者说,只是不敢承认而已。

2022.03.05 08:44

睁开眼又想起睡前思考的一个问题。爱一颗星星原本就是独角戏,台上是我,台下也是我,喜怒哀乐皆由己,爱到最后,有的变成了恨,有的沉默了,或许前者比后者更长久,但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后者,即使无法阻止爱的消失,至少我可以保留一份尊重,对自己,也对曾经的那份爱。

2022.03.10 17:33

之前我说 YOLO 这个词也可以解释成 You only love once,对我 CP 的这种爱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持续不断的快乐就像那双脱不掉的红舞鞋,让人一直一直跳下去,快乐反而变成折磨,多巴胺虽好,但也不要贪杯哦。

2022.03.19 17:45

一点发散的想法。其实我现在对爱不爱的没那么看重了,有很好,没有也无所谓,活着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开始给我 CP 写文之后更是把对爱的念想全部转移给了他们,看到和爱有关的一切会想,这个好像可以给他们用一用,悲伤也好,幸福也好,都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美,感动,但不伤身。我想要的似乎也就是这样的感觉。

2022.04.21 20:15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写一些真正值得记录和反思的文字。不是说我现在写的就毫无意义,但我很明白,这些都是轻飘飘的,没有重量,我只是在借着它们逃避,让自己沉入梦的乌有之地,而不去思考现实中的痛苦。可我有时觉得,不该是这样的,我还抱有一种天真的暗想,想从泡泡里跳出来,跳到刀刃上,创造一些坚硬的东西。不过我知道,书写需要机缘,这个时刻或许就在某个无法预料的明天。

2022.05.28 00:53

在这个深夜想起以前在上海的生活,突然很想流泪,不知道怎么就忧伤成这样,好像有什么被唤醒了似的。对我来说,夜晚是藏身的地方,无论白天多么吵嚷,天黑以后,人和灯一起熄灭的时候,我都可以在这里悄悄躲起来,反复地咀嚼自己。借着这种心情,我又想到了那个春夜,想到他们沿着目黑川一直走啊走,忽然有了一种读者视角的感触:夜晚也是他们的避难所,他们和我一样想藏在夜晚里,将现实和时间的意义统统剥夺,让自己放空,只不过他们刚好遇见了愿意同行的人,可惜夜晚不是久留之处,人终究要回到那个明晃晃的,挤满了人的世界里去,而且总会有人先到目的地。

2022.06.29 21:09

今天脑子里冷不丁冒出一句话:那只是食物,不是爱,对我来说可能要换种说法,那只是文字,不是爱。

2022.07.05 14:51

昨晚又感受到了那种悲哀的预感,虽然我总在重复地讲述相同的故事,但我同时知道,有的故事只会在我笔下发生一次,而余下的时间我会反反复复地在这个故事里浮起又下沉,不知道究竟要过多久才会和它脱离,至少时至今日我从没有做到过,只是任由它们在我身上一层层叠加,变成枷锁,变成束缚,即使这样也不舍得放下。

2022.07.20 00:54

写完狼狈那篇万字长文之后我非常非常伤感。一方面是因为,这篇文的完成对我来说意味着一个故事在文学意义上的终止,意思是,我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可以继续下去,只要我想,然而这个故事中最核心、最美丽的部分我已经讲完了,我为故事的落幕伤感。另一方面是因为,距离我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很多事正在等我去处理、去适应,我不再有大块的时间专心造梦,而恰巧在这个时间节点我讲完了这个故事,我为即将抵达梦的尽头伤感。

这应该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因为我分不清究竟是哪个原因更让我难过,写完那篇文以后我甚至伤心得掉眼泪,写这段话的时候我也在默默流泪。我好爱这个故事,好爱他们。其实他们已经不像是同人拉郎,更像是两个有独立意志的、有生命的人,是我无意中创造出来的。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写着玩的心态开启了这个故事,而且一直以戏谑的态度对待他们,可是一年多过去,随着我越写越多,我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存在不再只是为了搞笑搞黄,在故事结尾,他们最终变成了两个真正的人,我做不到再用玩笑的眼光看待他们了。我爱他们,我为向他们告别而感到难过,我好伤心。

写作是一种玄学

2021.05.23 23:33

我找寻灵感的方法通常是:疯狂在音乐 app 搜刮合心意的纯音乐,听到某一首咻地被击中,顺藤摸瓜翻到同一音乐人的其他作品,统统加入播放列表,半夜躺在床上,一边听一边酝酿睡意,任由大脑跟随音乐开始做梦,扑扑,扑扑,一个一个气泡就这么在黑夜里冒了出来。

在一个人骑车,一个人坐公交,一个人看风景这种精神暂时脱离肉体和人群的时候也会这样。

2021.07.27 10:40

有的时候会有那种觉得像是天赐的瞬间,不是你按图索骥找到了它,而是它毫无预料,径直朝自己撞了过来。在写故事的时候,当这样的瞬间出现,你就知道这个故事终于完整了,一直在苦苦寻觅的,就是这么一瞬间。

2021.07.27 22:01

怀疑大脑已经脱离了我的控制,有它自己的节奏,最近几天一直有股神秘力量在催着自己写,想停不能停,写得快死过去了,昨天某一章写完,神秘力量立刻消失了,放空了一天什么都没写,不过大脑也没闲着,这么一放松又有了不少新想法,而且还挺不错,虽然这脑子是我的但也感觉好神秘。

2021.08.07 17:25

写文有时候会产生很奇妙的体验,比如写到最后一章,反而出现了和之前的设想不一样的想法,虽然觉得新想法很大胆,但是稍微融合一下之后,就发现那些觉得逻辑不够通顺的地方被疏通了。很神奇,这就是写作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料之处吧,哪怕拥有自觉完美的大纲,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内容不断涌现,如果能捕捉住它们然后恰到好处地运用,会得到一个很不一样的结果。而且这种涌现和捕捉是仅此一次,不可复制的。

2021.08.09 10:43

以前想过,一个故事就是一场幻术,对我来说,如果能让人甘心中了这场幻术,就算是好故事,至于技巧如何,那是另一套评判标准,和我无关。我只是想施一场让人暂时失去理智的幻术,对别人,也对我。

2021.08.11 15:15

又感受到了一种冥冥之中,果然灵感这种东西,一是靠天赐,二是靠瞎想,三是靠多想,想着想着就逐渐成形了,好痛苦,好美妙。

2021.09.05 12:26

写故事也有点像先婚后爱,一开始磨磨叽叽百般痛苦,恨不得一榔头把自己敲昏,然而真的婚了之后,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慢慢了解了它的性格,它的古怪,它的悲伤,它的美丽,虽然还是会痛苦,但这时候已经是以爱之名了。

2021.09.05 13:21

我又悟了,为什么每次开启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万分痛苦,是因为一开始我总是找不到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无法触摸到它的本质,这会让我觉得没有实感,当我突然捕捉到了那个瞬间,一想起来这个故事就无缘无故想要流泪的时候,才说明我真正进入了它。

2021.09.10 20:22

对我来说,写故事有点像走在一条雾中小路上,站在起点是看不到尽头的,尽管铺下这条路的人是自己,但也无法预知一切,不知道路上究竟会遇到什么,于是一边走,一边透过迷雾寻找着。不过,有趣的地方也在这里,甚至有时让我觉得感动,我会遇到一些并非我刻意安排,而是有点像命中注定的东西。在那种时候真的会吃惊,有些细节和情节之间的关联仿佛一直就是那样存在着的,而我只是恰好看到。

2021.10.01 10:24

对某件东西太熟悉的话就会丧失激情,写文也一样,当那些情节在心里反复排演了无数遍之后,以为写出来的时候不会有波澜,但每当我这么觉得的时候,事实就会告诉我,你对情绪的力量一无所知。

2021.10.13 10:24

无意看到一篇讲《这么多年》烂尾的文章,虽然没看过振华三部曲,但大概能理解读者的失望,等了这么多年得到一个这样的后续,难免有真心错付的感觉。另一种感受是,写作也是有即时性的,人的心境变幻万千,一天前和一天后都会不一样,有些故事必须要在当下写,过了那个时期再写就像刻舟求剑,即使写出来也会变得面目全非。

2022.01.03 16:43

熟悉的体验又来了,之前的轻巧都是幻觉。第四章写得异常艰辛,需要靠反复循环 BGM 催生情绪,听得头痛,白天想,夜里念,写得也头痛,而且写着写着又推翻了原本的大纲。之前写《秋痕》的时候记录过,「故事写多了似乎会不知不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奏,而且不受控制」,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任凭我怎么拉扯,最终都会被拽回它的轨道上,我只能亦步亦趋。

对不起,我知道这很俗,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归结为「命运」,每个故事也有它自己的命运。一个故事在诞生之初,往往只是一个朦胧的画面,我所做的是填充和扩写,让幻影落成实体。尽管是故事的创造者,但我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在这个过程里很多事情都是随机发生的,不过当你赋予它一个内核之后,在随机中又会存在着一种有序。如果把内核比作太阳,那么故事就是一颗围绕着它转动的行星,有了太阳,也就有了昼夜轮换,四季更迭,一切才有了因果和意义。这个内核就是故事的命运。其实这个比方并不是很精准,但我笔拙,只能暂且这么抽象地来表述。

决定写四部曲时我种下了一颗大大的太阳,又间断地种下了四颗小小的太阳,之后生长出来的那些枝桠,很多都不在我最初的预计中,但它们没有脱离我的想象,不如说,比我想象的要更好,更自然。我想了想,应该就是因为我预见了故事的命运,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2022.01.17 21:53

又一个不太新的感悟:每创造一个故事就好像创造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当故事结束,并不意味着那颗星星就消失了,只不过是我移开了目光,它们依然在遥远的时空中安静地生长着、转动着,每当我望向宇宙,就会一次又一次地看见星星的光辉,每一次都丝毫不曾减弱,有时向它们祈祷,还会送我一枚流星的碎片。

2022.02.05 11:44

以前很少听日文歌,但因为写故事开始高强度摄入,该怎么说,很多歌的主题和元素都是相似的,几乎每一首都可以被我用来代笔下的故事,因为我钟爱的故事核心来来回回也只是那几样。不知道这种倾向是怎么形成的,也许是潜移默化而不自知,神秘。

2022.04.14 14:03

为了保持心境的平和,发完文以后我应该抱有这样的心态:我不是在发文,我是在修行,要等有缘人,有缘的自会听见你的声音,也许你等的人他在遥远的未来,勿急勿忧勿自扰,阿弥陀佛。

2022.04.28 16:19

最近的一个从无意义中寻找意义的时刻发生在昨晚。大巴深夜停在服务区,我睡不着,于是透过车窗看外面,因为摘掉了眼镜,所有东西都是模糊的。在夜晚的寂静和鼾声里,我看着窗外那些虚化成一个个圆的灯,忽然想要写点什么。我打开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写我看到的灯。写着写着,我又忽然意识到,那篇我不知道该从何写起的后记,它的机缘终于到来了,就是此时。在那个时刻,我感到了幸福。

2022.05.27 20:29

刚刚在想,我写的那些故事是怎么产生的呢?即使创造它们的是我,我也经常搞不清楚它们的来处。又想了想,故事好像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念头积聚起来的,这些念头东边一个,西边一个,昨天一个,今天一个,出现得毫无预兆,当我把它们拢到手里,像串珠子那样串在一起时,心就痒痒起来了。一定要写出来,我搓着珠子想。

2022.06.06 11:18

你听见一首歌,似短非长,等眼泪从眼角流到唇边,它就结束了,你以为这就是尽头,但你只是停在了休止符上。这是一首很长很长的歌,在你我到达不了的终点,它的声音会在那里继续,总有人听得到。把这首歌听完吧,陌生人,也许我的声音也会在那里复活,我还会在歌声里再和你见面。

2022.07.03 14:20

和命运一样,一个人能写出什么或许同样是注定的,在于你是谁,又渴望谁。一个人不能发出另一个人的声音,于是要先找到自己的声音,再开口述说,而你也只能讲述自己。你会为此厌倦,然后尝试着发出其他声音,可是最终你会发现,那最打动人的依然是来自你的。你可以读很多很多书,看很多很多电影,但下笔的欲望不会随时发生,它只会跟着你的声音到来,为你而生。假如你的一生都是在重复地讲述同一个故事,没关系,因为它就是你,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你。

2022.07.21 22:31

梦是幻影,是朝露,是俗世里唯一还具有宿命感的事物。我常做梦,遇过很多人,爱过无数泡影,梦醒之后也就蒸发了。永远不记得他们的脸,也从不知道名字,只有怅然或甜蜜的感觉是清晰的。也许在哪一刻,突然惊醒,如被雷击,仿佛在哪里见过这一切,那便是梦回来了吧。我总还是相信宿命的,如同那一句「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梦里的人也终会相遇。

看到几年前写的这段话,再次觉得写出四部曲是注定的。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句话,一句时时刻刻会在你耳边响起的话,无论你在做什么,都能听到它的声音,对我来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就是这句话。只要你听见了这样的一句话,你就不可能忘记它,你会通过各种方式讲出这句话,不停地讲,不停地讲,直到你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方式讲完它。

2022.08.17 02:27

感觉我写文跟悟道似的,需要没日没夜地熬,熬着熬着就突然悟了(。

2022.08.18 23:32

悟道悟得快死了,这回明白了什么叫无中生有,写出来的东西跟天书似的,很抽象,很玄乎,处处在打哑谜,感觉只有我自己能懂,甚至我自己可能也不是很懂,全凭直觉在写。

2022.12.11 02:00

突如其来的反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不只是那一个故事,而是这所有的故事共同组成了一个我留给自己的预言。

我在创作中为他们投入了太多或悲伤或忧郁的感情,过分地消耗情绪使我遭到反噬,从动笔的那时起,痛苦便产生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我心中越积越深。我数次用幻觉来形容我对他们的爱,爱得越久,我越贪心,我想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份爱,更想让它永远地只存在于我和他们之间,是独一无二的,但那怎么可能呢?

直到某一天,我忽然惊觉,相似的困境我早就在《宵待草》里写过了,这个故事几乎像是一个关于我的预言。虽然它是《恋恋季语》系列的起始,然而写下它时,我没有想过它会和后续的故事发生关联,也没有预料到后来我会被幻觉深深困扰。这又像是命运了,不是吗?这些故事看似毫不相干,却被一根无形的线紧密连结着,它们仿佛是我命中注定要写出来的,我也不可避免地要和我的幻觉狹路相逢。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当他们在《冬橘》里弥补了前篇的所有遗憾,当故事全部完结,我因幻觉产生的痛苦终于被抚平了大半。我曾说,月亮是世间最大的肥皂泡,我可以把所有情绪都寄存在这里,月亮本身就是答案。或许我的确坠入了幻觉,但谁又不是呢?是身如焰,从渴爱生,你我此身原来便是从渴爱的幻觉中诞生的,爱着的同样只是月亮般的梦幻泡影。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有那么多人想要捉到它,却都徒劳无功,至少,它照映在我的每一个故事里,它的影子在我的手心里流动过,我与月亮有过无数个近在咫尺的时刻。因而不必害怕爱是幻觉,只要真挚地爱过,爱的痕迹就会留驻在心中,久久长长,只属于我。为此,我感觉幸福。

为此,我仍然感觉幸福。

当语言试图诚实

​​​2021.08.16 00:15

暴露自我是件危险的事,我早早就知道,也被现实一遍遍地提醒着,但我就是做不到保持沉默或是戏谑地表达,也不想用虚伪掩饰自我,我仍然在不停地暴露。我所说的都发自真诚,我所写的也都出自真心,有时觉得这也是一种网络上的自毁倾向,一面用刀剖开自己,一面等待别人的刀投向我。

2021.10.05 11:45

之前写过,生日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是孤独的,当我把故事发出去,也会产生相同的感受。我意识到,让我痛苦的并非是创作,而是在创作结束后产生的多余的期待。

同人和原创不同,在落笔的那一刻,你会在心里预设读者,当现实和想象出现落差,哪怕只有一点,也会让人沮丧,尤其当你交付出去的是一颗真心。同人创作是一种献祭行为,你献上自己的心头血,然后接受其他信徒的审判,你的灵魂因此得到救赎,但你的心越是鲜血淋漓,就越觉得痛苦,而这种痛苦不可能被任何人拯救,它永无止境,没有尽头。

我要承认,我被这种痛苦击倒了。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爱,为了自我表达,但你也不过如此。我嘲笑自己,我陷入了漩涡,我决定正视它。这头饕餮怪兽的确存在,我不能假装看不见,那会让我被它彻底吞噬。我要活着,我要继续写,我还要不停地爱下去。

当你是一个宿命论者的时候,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会让你笃信是命运。为了从漩涡里脱身,我开始看剧,七年前的一部韩剧,《密会》。在此之前,我对剧情一无所知。第二集里,善宰第一次来到惠媛家,惠媛让他像昨天那样再弹一遍,他紧张,拘束,迟迟未动,但是等琴声终于奏响之后,惠媛被彻底震动了。他一曲接着一曲地弹着,她完全沉浸其中,他们就这样在琴房待了一天。在离开前,善宰请求惠媛让他再弹一遍昨天那首《f 小调幻想曲》,她答应了,并且要和他一起弹。琴声一响,我就哭了。也许是想到了《秋痕》,也许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张力太强烈,也许是灵魂共鸣打动了我,我哭得好伤心,一直哭一直哭,好像之前那些没流完的眼泪终于都流到了这里。

那是他们陷入爱情的开端。善宰说,因为我和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像命运一般。之前虽然知道这部剧,可我一直没有看过,在这时候认识它,说命运或许有些过了,但一定是缘分。诸法因缘生,我再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何时和一个人,一本书,一部剧相遇,都是早已经注定的,不是你我他不够好,只是缘分未到。

在创作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说随缘,有缘在下一个故事里再见,现在我才有点真正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如果在某个时间,有某个人读到了我的故事,并为此而得到一点抚慰,那就是我想得到的缘。

我不会请求别人在生日那天祝福我,因为我要你心甘情愿地记得我,而不是因为怜悯。同样地,我也不会请求别人来看我的故事,因为我要你心甘情愿地被它俘虏。是的,我就是这样狂妄地、自恋地期望着,写作是我能够和世界真诚对话的唯一方式,是我仅剩下的自尊,我可以向任何人妥协,唯独这一点不行。

依然还是那句话,在这个不断崩塌的世界里,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真诚,哪怕最终会因此被折损,因为我不知道除了这样,我还能怎样活着。

2022.01.22 23:26

忽然在想,捧着一颗心创作出来的东西其实是递给别人的一把刀,注定会被刺到鲜血淋漓,不付出真心就不会受伤,但那样又有什么意义呢,至少对我来说,我已经习惯了在痛苦中寻找永恒。

2022.03.07 12:34

我大部分痛苦的来源就是试图用语言表达我感受到的一切,纤毫毕现地,但那怎么可能呢,我在痛苦中不得不承认。在转译的过程里,和失去的比起来,我得到的是那么微不足道。「只有盯着刚生下的小狗崽,发出无言的微笑才是正确的」。在和爱迎面相撞的瞬间,只要沉默地感受就好了。

当语言不可相信

2021.04.03 13:09

虽说很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但我不会轻易相信他们,这样的嘴巴往往也很会讲漂亮的谎言,身为一只随时陷入惊恐的小动物,我总是更敏感一些,心的样子有时无法用语言描摹,只有看见的人才知道,不要相信伪饰,要去看。

2021.05.25 22:32

就像最会写黄文的人往往并没有性生活,最会写情话的人也总是单身,想像永远比现实更美好,所以我时不时地就想提醒自己,不要把你写的东西太当真,人最擅长欺骗的是他本人。

2021.12.30 11:42

我总在说,文字具有欺骗性,是一种矫饰,这就像我们永远无法捕捉到当下的星光,所听到的永远只是宇宙过去的回声,人也很难通过文字展露真实的内心,在真实与文字之间,横亘着数万光年。有时候觉得,一切文字都是虚无的,即使是最优秀的翻译家,也无法精准地转译人的所思所想。或许「以我手写我心」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只能无限地接近,但无法真正到达宇宙的尽头。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可以就此抛弃书写,我们想要得到的从来也不是真相。黄金乡是否真的存在,重要吗?你相信有,它就有。在试图抵达的途中,也许就已经见到了想要的风景。不必去问有没有意义,只问值不值得。

话又说回来,对自己诚实是很难的,越懂得如何拨弄文字的人越懂得如何隐藏自我。在层层面具之下,那张真实而丑陋的脸,要时时地露出来对镜自照,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对自己诚实一点。不诚实也没有坏处,但那样值得吗?我仍然将书写视为与自己进行对话的唯一途径,假如连自己都要欺骗,那才是真正的毫无意义。

沉默有时同样是诚实,当我意识到自己所说是出于别的目的,我将保持沉默。那是我对不诚实最后的抵抗。

2022.01.08 11:11

尽管我也不喜欢因为宁死不开口把误会解释清楚导致的悲剧,但也不必夸大语言的功用。你很难把一片大海倒入一小只玻璃杯,人的感情无法全部交付给语言,它常常是走形的,错位的,失灵的,而有些语言还喻示着崩塌,破坏和失衡,无法被说出口。很多时候它只是被用来欺骗自己和别人,以一种看似确凿的形式。

2022.01.19 21:16

无论是以前,还是最近,我都屡屡表达过对语言——或者说文字的不信任和厌倦,尽管我不能否认对它的痴迷。在语言中,真诚和欺骗的界限很微妙,只要那么做过的人就会明白,它既轻佻又沉重,有时玩弄人,有时被人玩弄,然而哪怕是创造它的人,也难以逃脱被欺骗的可能,这就是语言的本性。即使它充斥着反省、审视,语言依然是一个人自恋的集合,是一面失真的哈哈镜,与真实之间相差千里。所以在沉湎其中的同时,我对自己的所说所写总是抱着怀疑的眼光,如果有人想通过它定义我、了解我,那我只能说,不要这么做,也不要相信。想要接近真实,有时需要停止说话和书写。

2022.01.26 02:15

很烦闷,总觉得有什么在胸口阻滞着,想要倾吐出来,却什么也说不出,语言又一次被证明是无力的。沉默的佛像,不可说,以手指月……想到一些难以言传的种种,而我正如它们。

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就当作是深夜的胡话吧,去翻笔记看到这一段,也可算作这种心情的注解:

我认为你只能提及事物,你永远无法解释它们。这当然有悖于贝·克罗齐的理论。我只能提及事物。我可以提到月亮,但我不能解释月亮。但我可以提到它,只要我不那么唐突,还是可以的。

2022.03.02 21:46

尽管不存在所谓的真理,但人类活了这么多年,几乎已经不存在没有被思考过的问题了,越读书就越会发现这一点——我的所思所想不过是从前人大脑上剐蹭下来的浮尘。偶然看到谷川俊太郎的诗集,我为之烦恼过、辗转过、忧思过的,在他的诗里也处处可见。

比如对他来说语言逊于沉默:

我是一位矮个子的秃老头

在半个多世纪之间

与名词、动词、助词、形容词和问号等

一起磨练语言活到了今天

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沉默

比如将语言视为错误:

人们思考、讲述和写下的所有语言

本来从开始就是错误

只有盯着刚生下的小狗崽

发出无言的微笑才是正确的

比如无法逃脱语言的驱使:

没有想说的

却爬起来在纸上写下一行行文字

是因为想让语言像石块一样滚动

比如我与「我」虚实难分:

我是母亲生下的我

「我」是语言生下的我

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呢

尤其对《盯着院子看》这首诗印象深刻,经历过书写、阅读和讲述的人,或许都会有归于沉默的时候:

对这些不能哀悼又无法祝福的东西

你盯着院子看

使用 Hugo 构建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
发表了36篇文章 · 总计223533字